紧抓生产 服务项目
——机施分公司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边学边改见成效
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,机施分公司按照“四对照四查找”的要求,在进一步准确查找自身问题的基础上,立足于边议边改,着力提高工作效率,切实服务于施工生产。
2009年6月16日上午,机施分公司车间迎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——要在5个小时内做出7套(21根)附着杆。因达州项目的工程进度需要,机施分公司安装在此工地的塔机急需顶升,并且要求在6月16日内顶升完毕,而顶升必须要安装附着杆,但考虑到从成都一次运输1套附着杆到达州的成本较大,并且此项目待建楼层较高,以后还需要顶升,仍需要附着杆。因此,在既要保证达州项目施工进度,又要努力降低成本的情况下,分公司果断决定,要求车间在5个小时内加工出该项目所需要的7套附着杆。按照这个要求,车间里9名工人全力以赴,各自按分工干了起来,采购、切割、焊接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,车间主任也带上手套亲自参与到紧张的生产中。顿时车间里忙得热火朝天,到处是铁锤砸响、弧光闪烁。此时,正值炎炎夏日,车间里的温度高达38℃,再加上电焊机、切割机都处于高速运转中,同志们的汗水浸透了衣服,但为了尽快完成工作目标,他们没有叫苦、没有喊累,依然奋斗在噪音、弧光以及高温中。
俗话说“人忙马不快”,就在这争分夺秒的时刻,电焊机却“罢工”了,电焊机是附着杆生产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工具,绝不能允许它“罢工”。抢时间就是抢效率,于是车间主任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力抢修,不到半小时就让这台焊机“重新上岗”了,从而保证了附着杆的生产。同志们抹掉汗水,午饭时间忍着饥饿坚守岗位,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,到下午1点,送往达州项目的7套附着杆和预埋件顺利完工。在这次抢工生产中,由于焊接工作较长,个别工人的眼睛被电焊弧光灼伤,不停的流着眼泪,但他们第二天仍坚持上班。这次抢工大战,充分反映出机施职工吃苦耐劳、不畏困难、勇于拼搏的精神,这也是机施分公司服务施工生产,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体现,是机施分公司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议边改的成果。

焊接预埋件

切割钢板
机施分公司 吴小波